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让学生亦在理论课堂上动起来

时间:2013-11-23 10:26 点击:
在《汽车材料》模块二发动机发动机油的检查与更换任务中,由于没有实训计划,实训场地器材也无法搬到教室来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比较典型的车型如桑塔纳2000轿车的发动机油检查与更换视频,来弥补无法实操的缺憾。直观的视频教学能
  中职汽车专业是以汽车为主、以材料、机械、电子等多门学科为辅的一体专业,理论知识深,专业技能强。在实践较少的前提下,学生对理论感觉抽象,经常一知半解,这样的现象尤其体现在没有实训环节的理论课堂上,不少学生尝试了多种学习方法,付出了努力但成绩不佳或不能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实践与理论成为"两张皮",使得学生逐渐对学习汽车专业失去了信心,甚至于考虑转专业。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全面了解《汽车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汽车运行材料的分类、品种、规格、使用特性、牌号及发展趋势;能识别常用金属材料牌号,初步具备分析非金属材料特性及应用状况的能力;掌握选择、使用运行材料的技能,能对在用润滑油的质量进行监测试验。本课程学习,通过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打下基础。
  对象是中职生。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首先目前中职校学生中以初中毕业生居多,且整体生源素质不高,基础知识不足。开设《汽车材料》时间是在中职学生二年级上学期,虽然有实训环节,但是对于《汽车材料》课的实训几乎没有。然后就是学生对于理论课堂上的学科重视程度不足,不少学生认为,他历来就是学习专业的,甚至动手的。而汽车材料课本身确实多以文字居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对于基础知识差,态度不端正的中职生而言,更是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对于没有实际经验的学生而言,向他们介绍材料的牌号时,更是很抽象,学生懒于去学习。
  总而言之,没有实训环节的理论课堂教学,是需要教师在完成一定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根据专业需要、学生水平,对教材进行补充、删简等适当处理。通过图片、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弥补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实际经验的空缺。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在理论课堂上上好汽车材料课的教学策略略谈几点:
  播放相关视频、进行形象教学
  让学生的眼神动起来
  在《汽车材料》模块二发动机发动机油的检查与更换任务中,由于没有实训计划,实训场地器材也无法搬到教室来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比较典型的车型如桑塔纳2000轿车的发动机油检查与更换视频,来弥补无法实操的缺憾。直观的视频教学能够让学生的眼神齐聚视频资料,能弥补在实训时,仅有少数学生才能观察的不足。教师在播放视频前,可以适当提若干问题,例如检查油量用什么工具?发动机油尺上A、B、C三个位置表示什么意思?发动机油更换的顺序是什么?通过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后,让学生进行回答。
  结合不同实物、增加感性认识
  让学生的五官动起来
  实物教学一向被学生喜爱,可以让他们接触实际事物,使教学活动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从抽象到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汽车材料课,文字性东西很多,理论性很强,又没有一定的实践。而所面临的中职学生,既没有实践经验、而且基础知识薄弱,所以听起来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在没有实训的时候,教师就要紧密结合实物进行教学。
  讲到汽车"软"材料时,很多可以利用实物。例如汽车燃料模块中的汽油和柴油。汽车润滑材料模块中的发动机油、齿轮油、液力传动油。汽车工作液模块中的制动液、防冻液等。例如讲到防冻液时,教师可以带各种颜色的防冻液,让学生用眼睛观察防冻液的颜色和黏度,用鼻子辨别防冻液的气味,最后表达出自己对防冻液的所见所闻。通过先接触实物,由外到内的学习,然后学习防冻液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就不会使学生感到陌生,防冻液的特性是建立在防冻液的基础之上的。所以首先让学生通过实物感受下防冻液实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并且结合专业授课,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
  利用比较教学、增强辨别能力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通过比较教学,得出差别,被笔者认为是一种容易记忆知识点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易使学生感到上课枯燥无味。教师还可以根据被比较对象的种类,将班级分成相应的组,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较。
  1.同种材料比较
  结合汽车专业的实际需要,在《汽车材料》之润滑材料模块中讲到发动机油时,通过新的发动机油和换下的发动机油,让学生辨别新旧发动机油的颜色、味道和黏稠度。首先是用眼睛看:新的发动机油,油品透明度好、无悬浮物、无沉淀;其次是闻油的味道:一般发动机油气味较为温和。使用过后的发动机油颜色会变深,如果又有极强的酸臭味,这说明发动机油已经变质。通过不同时间的发动机油比较,让学生增强辨别能力。从而引出:发动机油使用中要注意不断检查,一旦检查不合格要及时更换。
  在介绍工作液中的《制动液》时,首先介绍制动液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同种制动液,例如同品牌的制动液,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其性状发生了改变。通过实物让学生比较,得出它们的差异性,比如说,混入水分的制动液,在瓶子内表壁会有一层水珠;同种制动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变深;比较好的制动液,外观清亮透明、无悬浮物、尘埃和沉淀物。
  2.不同材料比较
  汽车燃料是汽车运行必不可少的,目前最常用的就是汽油和柴油。在讲授汽油和柴油的基础知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表1)。
  讲授汽油和柴油牌号以及含义时,也可以作对比(表2)。
  同样在讲授汽油和柴油两种燃料的使用性能时,汽油的蒸发性、抗爆性、安定性、防腐性、清洁性和柴油的燃烧性、雾化和蒸发性、低温流动性、安定性、腐蚀性,也可以作比较,让学生比较后得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用好学案实物,创设情境教学
  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
  在实训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技能不一定非要在实训楼里上,在教室里一样可以训练。
  例如在汽车工作液中的《制动液》是一种非常常见,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汽车工作液,制动液的使用直接关系到驾乘者的行驶安全。本课题教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讲解,第一部分为制动液的性能、牌号、种类、作用作为理论部分,第二部分制动液的选购、鉴别、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都归纳为技能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学案和实物,创设情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二次引入,把一些实物搬进课堂。通过教会同学们一些鉴别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通过制动液外观、商标在学案上进行训练,学案是可以让学生在外观和商标上找到的题目,学生一样可以动脑、动手。巧设实训环节,提高实操能力
  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在汽车工作液中的《防冻液》是一种重要的汽车工作液,特别是在冬季来临之前要进行检测。其中第一部分为防冻液的基础知识:作用、特性、种类、牌号这些可以作为理论部分讲授,第二部分防冻液的鉴别与任务实施及注意事项都归纳为技能部分。在教学中,如果防冻液的鉴别只是教师按照书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那么学生仅仅是背下方法,而不是掌握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进行防冻液的检测设计。问了达成检测目的,教师可以利用冰点测试仪、实物等让学生实操动起来。考虑到器材的特殊性,教师提前设计好操作环节。例如:
  (1)冰点测试仪本身较小,而且只有一个操作的学生才能看到观察处的读数。所以采用视频,然后教师演示细化、分解步骤。最后在学生测试时,将步骤投影出来.多渠道逐步营造一个学生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
  (2)利用现有的防冻液资源,增加掺兑环节和设疑(某组的防冻液原液最多),增加学生检测的机会,能够直观的看到兑水后冰点在上升.并且得到启示,防冻剂的含量会影响冰点。通过各小组所测冰点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是操作的问题,还是自己对冰点测试仪的读数不正确。可以通过学生反复测试或同学轮流测试来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
  巧用网络资源,让课堂与时俱进
  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在互联网构造的信息技术时代,在校生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学习《汽车材料》课程无疑是比较适合利用网络资源的。网络学习可以不受场地、时间、内容、观念的限制。学生可以不在课堂,而是根据自己需要和不同兴趣来选择。也可以让学习的时间不局限在课堂。网络学习可以让学生不是在课堂上被灌输,而是自主的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去找自己想要的实用的知识。
  学生也可以上一些专门的网站去学习,例如学生可以在车市网中了解汽车新技术,如下面网站:http://news.cheshi.com/special/201205/xinjishu/。如果需要查找某一方面的具体资料可以到百度文库中。例如讲授《汽车工作液》之制动液时,通过下图7,教师通过"制动液技术"向学生展示制动液比较全面的知识,例如从最初的醇型制动液到现在全部使用合成制动液这样一个中国汽车制动液的发展历程。
  教师也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班级学生分组,围绕同一个学科内容,例如发动机油牌号中的质量等级,书本上介绍的质量等级最高的是"SH",经过网络搜集然后大家一起拿出来展示、比较,会得出目前发动机油质量等级最高达到"SN"。
  综上所述,笔者浅淡了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利用多方资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理论课的教学策略。其目的是为了不断跟上汽车材料新发展的脚步,为学生在中职汽车专业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面对基础知识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中职生,如何在缺乏动手实践的理论课堂上上好专业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查找相应视频、准备实物、拍摄图片、搜集资料、设计学案,创设情境。让学生亦能产生学习兴趣,亦能在课堂上动起来,为学习汽车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杨颖文)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